北京密云区:大城子镇立体林下生态出好“菌” 为乡村振兴提质赋能
原标题:大城子镇:林下生态出好“菌” 立体经济好“钱”景
大城子镇
苍术会村
充分利用林下资源
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
提高林地经济效益
拓宽群众增收渠道
栗林下一簇簇、一丛丛肥嘟嘟的赤松茸破“草”而出,村民们仔细挑选、采摘,合作社内分拣、打包、装箱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
大城子镇苍术会村村民张玉芝告诉记者:“现在是赤松茸生长旺期,供不应求,我们早晨六点半就到这儿采摘来了,每天采摘量能达到三四千斤。”
“我们村儿松茸销售比较好,基本上存不下。像节假日、礼拜天好多过来玩的游客都要买点。”大城子镇苍术会村村民果长清说道。
目前,苍术会村39亩的赤松茸平均每天可采收1750余公斤,在2个月的采收期内,预计产出7.5万公斤。村里通过“朝密对接开启团销、网络达人带货助销、文旅资源推介展销”的模式,拓宽了销售渠道,目前已经销售1万公斤。而在赤松茸丰收现场不远处的林下木耳种植基地里,一个个菌棒打孔后被覆盖在草帘子下,蓄势待发,一个多月后,这片土地将迎来木耳的采收季。
苍术会村过去以板栗种植为主,经济效益不高。在区农业部门的支持下,村里依托板栗林下大量闲置空地优势,自2018年种起林下木耳,并于2022年引入赤松茸种植。
据大城子镇苍术会村党支部书记蔺占军介绍,正好树上树下相结合,每样的产量都相互不影响。我们板栗树一般到九月份开始丰收,像我们菌类种植一般从四月份到七月中旬左右。我们树上又有收入,树下也有收成,在这个同时带动了老百姓就业。
昔日闲置的土地蜕变为村民增收的良田,苍术会村“借绿生金”,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,填补了栗树生长的“空白期”,进一步盘活了土地资源,提升了种植综合效益,促进了农民多途径增收,为乡村振兴提质赋能。
记者:杨皓月 孟晨冉
美编:梁爽
本网责编:赵廷举
本网编辑:赵金霞